企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文章详情   >  

中交一航局选派又一干部帮扶怒江

近日,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第十六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李合勇被中交集团选派到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北甸村担任挂职干部,在国家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从事有关乡村振兴工作。2018年至今,一航局共选派3名干部帮扶怒江。

跟随李合勇的脚步,让我们看看这位挂职干部将如何背起行囊,奔赴乡村振兴路。

 

 

“前往昆明的MU5748航班现在开始登机。”38日上午11:00,我踏上了新征程。在深感使命光荣的同时,也感到重任在肩。

从天津到北甸村直线距离约3000公里,没有直达的航班。为了准时参加10号上午的新老挂职干部见面会,我8号从天津飞往昆明,9号从昆明飞往保山,然后再坐汽车到泸水市。虽然换乘几次有些折腾,但是到达会场,看见大家期许的眼神,我的精神又振奋了起来。

散会后,我向“老干部”打听起接下来的行程,却被反问是否晕车,我一头雾水。看到地图,我立马明白了:接下来大部分是山路,比较颠簸,车不能太快,到那里最快也要一天时间。

10号下午我准时搭上了去兰坪县县城的车,5个多小时,到达县城已是黄昏时分。

11号上午,我乘车前往北甸村,汽车缓慢地开着,城市逐渐远去,山路更加险峻,山间阴晴不定,峰峦层叠,我对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讲话听得见,见面要一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中午前,我终于赶到了北甸村。走下车,伸伸腰,3天半的路程虽然疲惫,不过也算顺利过关。

 

 

在抵达北甸村以前,很多人都提醒我说北甸村是整个怒江州条件最艰苦的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我的心里却想起了《桃花源记》,浮现脑海的是一座座原始质朴的房屋,以及扛着锄头戴着草帽的农民。因此,我不敢有太多的奢求,只希望村子通水通电、厕所不要离得太远就好。

当我到达北甸村时,发现这里不仅通水通电,而且早已通了网络。能够在脱贫攻坚战中“一个都不落”,对这样一个偏僻的乡村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我由衷感叹国家的强大,第二关也顺利过关。

云南当地少数民族众多,北甸村主要为傈僳族和白族。我深知要“入乡随俗”,就提前查找很多资料为自己“补课”。看到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照片,我突然担心自己的着装不合适,再加之对少数民族的一些禁忌风俗了解不深,深怕对融入群众、开展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不过到了之后,才发现我多虑了:村民的日常着装很普通。另外这里的村民淳朴善良,十分期待着能有人带领他们共同建设家园,村里的两委班子也为我详细讲解当地文化风俗,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然而,刚顺利闯过了第三关,第四关就立刻横在眼前。

 

 

村里主要讲傈僳语和白语,而两种语言间的差别又非常大,不同民族的村民有时沟通都非常困难,更别说对两种语言一窍不通的自己。

语言关看来是最棘手也最难闯的一关。不过村干部和驻村扶贫攻坚队的人员都会讲普通话,和他们交流还算顺利。不过,要把工作做好做深入,除了借助“翻译”,我自己还得努力学习当地语言。第四关看来只能算勉强过关。

要想在村里顺利开展工作,首先就要取得村民的信任。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靠自己的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服务,期待得到他们的认可。征途漫漫,现在才刚刚开始。

在一航局工作,我学到最多的就是不怕苦、不怕累,记得最牢的一句话就是“干一流的,做最好的”。来到这里,我深知这每一关都是我奋斗的方向,我有信心走好每一步、闯好每一关,为当地村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