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门红!世界最长钢壳沉管隧道建成总长破千米
1月22日凌晨,历经23小时35分钟,出坞、浮运、系泊、沉放,中交一航局承建的深中通道工程E7管节完成与已安管节的精准对接。海底隧道建成总长突破千米,进一步验证了深中工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标志着深中通道在践行国家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上实现里程碑式的跨越。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富民,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华正亭,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广成,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领导王啟铜、宋神友,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吴凤亮、总经理助理宿发强,设计、监理、广东海事局、深圳海事局、国家海洋预报中心等相关单位代表全程参与。

此次安装的E7为标准管节,长165米,宽46米,高10.6米,重约8万吨。安装后的首端底标高约负31米,尾端底标高为负34米,创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开工以来的最深纪录。

E7管节运输途中,雾气逐渐加重,能见度较低,施工团队联合海事部门,动态调整警戒船舶布局,规避了相关冲撞风险。
.jpg)
该管节安装区域为基岩基础,地基处理采用1至1.7米厚的碎石垫层,存在基础夹淤导致沉管后期沉降超限的风险。施工团队严格执行回淤监测方案,合理安排清淤工作,保障了沉管基础达标。
21日凌晨3点,世界首制运安一体船“一航津安1”从桂山牛头岛启航,带E7管节逆流北上,辗转7条航道,完成48公里浮运,于下午2点抵达深中通道西人工岛附近施工水域,并开展相关准备作业。晚上7点30分,E7管节开始沉放。

本次安装全程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通过测量塔数据实时计算沉管三维动态,指挥人员精准掌控管节在海底的具体位置及姿态。最终,经水下拉合、水力压接,22日凌晨2点35分,E7管节与E6完成对接,实现“深海携手”。

深中通道建成后,将成为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之间唯一公路直连通道,是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交通纽带,对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和珠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E7管节的顺利安装,为工程建设迎来了2021年“开门红”。按计划,工程将在2021年完成8节沉管的运输安装隧道总里程突破2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