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斩获国际桥梁工程界最高奖项,公司位列获奖名单
近日,港珠澳大桥荣获2020年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杰出结构奖(OStrA)。公司作为施工单位位列获奖单位名单。“IABSE杰出结构奖”是国际桥梁工程界公认的最高奖项,专门授予全世界最具创新性的桥梁和建筑结构。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两岸三地的大型跨海通道。大桥的设计融合了美学、环境、工程和耐久性,创造性提出“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建设理念。同时,依靠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工业实力,有力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确保实现“高品质、长寿命”的建设目标。
港珠澳大桥以其耐久环保、高质量、可持续等特点获得评委的青睐,它的落成将改善大湾区11个城市的互联互通,创造经济、商业枢纽,加速大湾区经济发展。
港珠澳大桥,是当今世界最长、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技术最先进的跨海集群工,总长55公里。公司承担了珠澳口岸人工岛南标段、主体工程桥梁工程CB03合同段、西人工岛工程、东人工岛维护结构工程、沉管隧道浮运安装工程,是唯一一家同时参与桥、岛、隧三大核心任务的施工企业,当之无愧地成为大桥建设的中流砥柱。

人工岛施工
为避免超大方量挖泥给海洋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公司采用了钢圆筒在海中围成东西人工岛的施工方案。每个钢圆筒直径达22米,高50.5米,重550吨,沉入泥面下30多米,同时定位误差不能超过2厘米。在这项史无前例的挑战中,公司首创“钢圆筒围堰快速成岛”技术,仅用7个月时间就成功将120个钢圆筒沉入海底,实现了双岛“当年动工、当年成岛”的目标。

隧道工程
长达5.6公里的隧道是世界唯一深埋、大回淤、节段式的沉管隧道,由33根管节和最终接头组成,每个标准管节长180米、宽37.9米、高11.4米,重约8万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外海抛石夯平船和碎石整平船,确保基床平整度控制在4厘米以内。克服超大型沉管海上浮运、最深水下45米沉管沉放对接、隧道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等三大世界级难题,运用100余项国内首创前沿技术,最终实现了沉管隧道的成功安装,创造了“滴水不漏”的世界奇迹。

主体桥梁
CB03合同段总长8.6公里,包括非通航孔连续钢箱梁桥、崖13-1跨气田管线连续钢箱梁桥,以及青州航道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公司在东莞建设了一座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专业混凝土构件预制场,并成功预制安装了国内首个整体埋置式墩台、国内最重墩台、多座分节式墩台,起吊安装了国内最重钢箱梁!尤其是在墩台安装过程中,由于墩台底座在水下11米处,安放止水是一大难关。公司创新性地提出了钢圆筒围堰止水技术,墩台安装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大为提高。交通部原总工程师周海涛赞誉道:“这为桥梁结构基础施工开辟了新思路。”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工程正式通车。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公司参建者代表,并称赞“功不可没,劳苦功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