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文章详情   >  

深中通道首个标准管节顺利对接,再度填补世界沉管隧道施工空白!

伶仃洋上,征程再起。7月30日,历经28个小时的连续作业,公司承建的深中通道首个标准管节E2成功沉放海底,与首节沉管顺利对接。本次浮运安装是世界首艘沉管运安一体船“一航津安1”首次带165米的标准管节作业,这再度填补了我国海底沉管隧道施工多项空白,也将我国沉管隧道施工能力提升到新高度。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乐,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王啟铜,公司领导由广君、潘伟、吴凤亮,总技术顾问李一勇,总经理助理、深中通道项目部总经理宿发强,设计、监理、广东海事局、国家海洋预报中心等相关单位代表全程参与。
深中通道是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海底沉管隧道,E2管节长165米,宽46米,高10.6米,重约7.7万吨。与不久前完成安装的E1管节相比,E2管节比E1长41.5米、重量超出2万吨,在施工工艺、安装条件等方面再度面临多个“第一次”:
为保证作业安全,一航局科研团队需重新对E2与一体船的连接进行验算; 首次在夜间开启47公里超长距离浮运,其中新建航道地形多样、流场变化复杂;受系泊锚漂影响,一体船需在距对接端50米处进行180度转向,首次船艉对接无经验可参考; 安装区域受西人工岛和E1管节挑流影响,沉放姿态控制难度大。
28日晚10点,皓月当空,已经绞移至坞口等待区的E2管节启程北上。首次夜间浮运对作业人员状态提出挑战,一航局自主研发的导航软件系统将船管位置、姿态、航速及航道周边环境等关键信息实时进行可视化显示。
29日9点30分,经过近12个小时浮运,E2管节历经7次航道切换,较原计划提前6小时抵达基槽。在DP自动循迹航行模式下,一体船完成180度转向,抵达安装位置。经系泊绞移、沉放、拉合、水力压接等工序后,30日凌晨2点,E1和E2两个管节实现精准对接。
 
 
作为直连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的首个公路通道,深中通道包括32节沉管,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E2管节成功对接,再次对“一航津安1”沉管运安一体船和“一航津平2”碎石垫层铺设整平船为主的世界领先外海沉管施工核心装备群性能进行了有效验证,在技术迭代升级中为超级跨海工程实施提供成熟方案,深中通道沉管建设由此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