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文章详情   >  

港研院受邀参加第28届海洋和极地工程国际会议

6月10日至15日,港研院副总经理刘爱民、岩土所总工侯晋芳及岩土所李斌博士、刘文彬博士一行四人受邀参加了在日本札幌召开的第28届海洋和极地工程国际会议(ISOPE-2018),并在会上发布研究成果。本次会议设立90个分会场,涵盖海洋和极地工程151个分支领域。
本次受邀进行成果展示的论文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篇论文均经3位同行评议和3位知名审稿专家的严格审查,研究成果代表了海洋与极地工程各个分支领域的最高学术与技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刘爱民进行了“地基极限荷载的广义极限平衡法”的成果发布。“地基极限荷载的广义极限平衡法”是速度场与滑动面族关系的速度方程建立的一种新的极限分析方法,它以屈服函数的极值条件作为土体极限分析的基本方程,并与平衡方程、屈服条件一起组成完备的极限平衡问题。应用该方法可有效获得地基极限荷载的近似计算公式。
侯晋芳进行了“模袋固化土水上筑堤技术”的成果交流。“模袋固化土水上筑堤技术”结合现场实际工程,对低掺量水泥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工程特性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指出固化土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和较高的含水量,与模袋一起共同作用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研发了相应的搅拌系统、充灌系统等施工设备,形成了实用的施工工艺和流程。
李斌和刘文彬分别进行了“单桩基础的失效模式和剪切机理研究”和“蛇形铺管方法与直线型铺管方法的整体屈曲特性比较”的成果发布。“单桩基础的失效模式和剪切机理研究”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弹塑性单元对桩基础在竖直和水平极限承载力工况下不同土层中的受力及破坏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桩基础在不同土层中承受竖向极限荷载时,不会出现塑性应变;在承受水平极限荷载时,桩身出现塑性应变,土性不同,出现塑性变形的部位略有变化。“蛇形铺管方法与直线型铺管方法的整体屈曲特性比较”重点对比分析蛇形铺管方法与直线型铺管方法对海底管道整体屈曲及屈曲后管道截面内力、变形的影响,揭示蛇形铺管方法中设定的弯曲形态与直线型铺管法中初始缺陷的区别,探究蛇形铺管法的防控机理,有效地指导海底管道工程施工。
据悉,海洋和极地工程国际会议(ISOPE)是由海洋和极地工程协会和30个合作组织共同举办的,自1992年以来一直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技术会议,其目标是为国际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及时提供学术和技术交流的论坛,展示全球专家学者在海洋工程与岩土工程方面取得的最新、最高研究成果,共同探讨该领域未来将面对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港研院的技术成果一经发布,得到各国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许多专家在会后与公司专家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刘爱民进一步介绍了其他研究成果,并与多位专家交换了联系方式,相邀作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成果发布成功地展示了公司科研风貌,全面了解了全球最新、最高的技术成果,为公司科技转型增添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