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新中国援建的首个大型水工项目——马耳他30万吨级干船坞

2017-2-28
2021-04-19

1972年,我国与素有地中海之心之称的马耳他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也就在那年,由我国援建的马耳他干船坞及修船码头工程成为当时对外经济援助的首个大型水工项目,为修船业成为马耳他的支柱产业奠定了基础。周恩来总理十分重视,指示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要全力以赴,为国增光,希望工程能够增进中马两国人民友谊,扩大与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友好合作。

 

 

建设30万吨级干船坞,当时在国际上属于巨型船坞,国内还没有实践经验,特别是干船坞建在裂隙溶洞发育的泥质石灰岩基上,坞面以上及坞室岩石爆破开挖总量达68.16万立方米。起初,对我国能否顺利建成这个项目,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

作为港口建设的国家队,一航局接到干船坞建设任务后,于当年年底成立援外办公室,调集专业技术力量进行项目筹备,最终选定第三工程处(今一航局三公司)为主派遣建设队伍。设计过程中,多次派员到马耳他实地勘察,同时去国外考察大型船坞工程。经多方案比选,最终提出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1975年,船坞工程正式开工。这座30万吨级干船坞长360米、宽62米、深12米,坞室为分离式,坞口为整体式,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开挖坞室过程中,曾遇到3条大裂隙和串球状溶洞,日涌水量高达3.5万吨。面对施工遇到的巨大困难,西方一些国家的官员、工程技术人员到船坞工地考察后断言:中国人肯定失败

一航局建设者坚持设计和施工密切配合,技术人员带领工人反复研究实践,不断总结,全力解决施工困难。面对大量涌水,摸索出机械、手工等多种填堵方式,成功实现止水堵漏;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无裂缝,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混凝土骨料特点,严格执行选料、加工等技术措施;在安装970吨重的卧倒式坞门时,设计者提出了内空外水的浮沉安装法,未用大型起重设备,一次安装成功,确保了船坞不渗不漏。为了建造这座大型船坞,一航局搬走了半座石山,然后再挖出坞坑,总共掘去70万立方米的土石,浇注了10万平方米的混凝土。

198010月,马耳他30万吨级干船坞交付使用。次年10月,中马两国政府正式办理移交,并举行了隆重的庆典。时任马耳他总理明托夫称,中国是马耳他的真正朋友,感谢中国政府给予的慷慨援助,盛赞中国建设者忠于职守、品德高尚,并把这座象征两国人民友谊的干船坞命名为红色中国坞

30万吨级干船坞工程从考察到竣工,中方每年向马耳他平均派遣职工140余人,最高峰240余人。全体参加设计、施工的中方人员牢记周总理的教导,服从组织安排,矢志坚持到底,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一航局马耳他30万吨船坞工程副指挥长谷岩昭、起重技师徐会仲两位同志在工程建设中因公殉职,永远长眠在远离故土的马耳他,并被马耳他追授共和国服务勋章。中国驻马大使馆每年都组织馆员前往马耳他阿多洛拉塔公墓举行祭扫仪式,表达对谷岩昭和徐会仲的追思和怀念。

2015年,时任马耳他总理穆斯卡特访华期间专程到大连访问一航局三公司,特别介绍了马耳他政府对烈士陵园的维护工作,并盛赞40年后的今天,红色中国坞仍是马耳他全国唯一一座不漏水的船坞。

解密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