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中工网:“港珠澳”工程流传着他的故事

2017-2-28
2018-09-20
人物介绍
刘亚平,生于1962年,现任中交一航局副总工程师,中交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副总工程师、质量总监。他主持或参与的15项技术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其本人先后荣获交通运输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设功臣”“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先进个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优秀技术专家”等荣誉称号。
今年9月,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验收后迎来的第一个秋天。随着建设团队陆续撤场,岛隧项目总部营地上人影稀疏。在总部二楼的一个普通办公室里,灰白短发、一身工装的中交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副总工程师、质量总监刘亚平依旧忙碌着。从2010年进驻珠江口开始,刘亚平就将自己的科研阵地挪至施工一线,严把港珠澳大桥建设质量关,缔造精品工程。
 
  数年重复的精彩
 
刘亚平的办公桌旁,常年放着数十个收纳箱和玻璃瓶子,里面盛满了或绿或红的泥水混合物。这些取自伶仃洋海底的回淤物,是他数年工作历程的见证。
2014年11月14日,是E15沉管安装的“窗口期”。沉管出坞前,刘亚平带领团队通过多波束扫测发现了一个异常状况——基床出现逐渐增厚的回淤物。“沉管安装涉及气象、海洋水文、地质等多种复杂情况,出现问题必须要全面细致地分析。”刘亚平说,面对始料未及的突淤,项目总部立即成立攻关组,他作为回淤基础监控小组负责人,需要每天收集海底基床上的淤积物样品进行量厚度、测粒径、看沉淀等检测流程。每晚十二点,刘亚平办公室的灯光一定是亮着的。
  往后的三年多,这种取自不同时间、不同管节的海底回淤物累积了750多盒,装满了整整一间屋子。刘亚平每晚重复的数据检测工作,也坚持了一千多个日夜。
  从沉管安装基础数据监测,到混凝土浇筑质量,再到竣工验收等环节,刘亚平心不浮躁,一次次地做着重复的工作,并追求极致。“在我看来,大桥是有生命的,每个建设者都是它的父亲母亲。我们把重复的工作用心做到极致,才是尽职的‘父母’。”刘亚平深有感触地说。
 
  从未把自己当博士
 
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博士,刘亚平毕业后进入港研院工作。可他却从未把自己当博士看待:“我的工作就是上工地、做课题,干好工程。”
港珠澳大桥项目上流传着关于刘亚平这样一个故事:沉管最终接头安装前,负责接头吊装专用吊带质量的刘亚平,需要就吊带工作与国外专家交流。有一次,他同时与日本、荷兰专家进行专业交流,一会儿与左边的日本专家说几句日语,一会儿又与右边的荷兰专家讲几句英语,两种外语流利切换,让在场人员吃惊且佩服。
“会什么就去做什么。”刘亚平的想法很简单,“读书时,学过日语和英语,工作后我又和同事翻译过日文版的《沉管隧道技术手册》,进一步加深了对专业术语的了解,如今可以用在实际工作上,也算一种意外收获。”
 
  交给自己的事一定干好
 
与单纯的技术攻关相比,质量管理对执行力更为倚重。“如果说技术是港珠澳大桥的‘骨架’,那质量就是组成外观的‘血肉’。只有真正将细节落实在很多看不到的地方,才能将工程品质一点点抠出来。”刘亚平说,质量工作细致繁琐,与设计、咨询、质监等方面密不可分。可即便在叠加式工作挤占很多时间的情况下,他都能严格执行细节,保持谦和与耐心。熟悉刘亚平的人都知道,“组织安排了,要干就干好”是他从未变过的口头禅。
去年年底,港珠澳大桥交工验收进行资料整理,刘亚平提前细分了每个项目和条目,计划好了每天每周每月的任务量,尽管时间紧,且要与现场施工同步进行,但刘亚平所在工区仅用三个月就完成了五百盒施工资料的编整,资料摞在一起可堆满一个会议室。
“公司把我安排在这里,我就要对这个岗位负责。”刘亚平说,“其实,每个在岛隧总部工作的一航员工,都代表着一航局。每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就是一航局水平的直接体现,是一航品质的代表。”
(文章来源中工网2018年9月18日 记者 崔晓雪)
解密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