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南方日报:超级实践家 筑梦伶仃洋

2017-2-28
2017-07-10
港珠澳大桥建设历时近8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和突破,每一个突破背后都是一群人的艰辛付出。在这个超级工程的建设一线,成千上万名建设者将智慧、汗水和泪水浇筑在这条世纪通道上。
他们之中,有为实现儿时梦想,孤身一人南下珠海的岳远征,原本以技术而自信的他面对这项超级工程,却变得小心翼翼。
他们之中,有年过五旬,一直致力于高铁崛起,却因一句话就转身而来的蔡俊福,最后一批进场施工的他,完成了从“高铁筑梦者”到“大桥造魂者”的身份转化。
他们之中,有从2011年施工开始就扎根至今的项目书记罗锦鸿,为确保海上施工人员的安全,他担当起全项目人员的后勤总管,在这7年中的每一天几乎都提心吊胆般入睡。
他们,是港珠澳大桥最令人尊敬的筑梦者。
 
“胆小”工程师的大梦想
 
2011年的夏天,受到儿时“造一座桥”梦想的感召,岳远征几乎放下已经唾手可得的舒适生活,成为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的一员。此后7年,港珠澳大桥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岳远征,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V工区总工程师,沉管安装部分的技术负责人,“在港珠澳大桥项目工地一待就是7年。”如果将时光的转盘拨回至7年前,那时的他还是公司青岛总部的技术员,既有着舒适的工作环境,不用随工程项目四处漂泊,也可以陪伴当时才3岁的儿子一路成长,这是大多数同行艳羡的生活。
然而,在爱钻研技术的岳远征看来,公司总部的工作很难让他找到实现职业理想的“支点”。他下定决心,要像个追风的少年,到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一线去,挑战这项外国人看来不可能的“超级工程”。
“沉管安装在国内绝无仅有,从项目一开始就要开展前期研究。每天从早上7时到晚上10时,一个劲地就往里面钻。你说吃这样的苦,为了什么呢?”岳远征坦言,对于当初调动的决定,确曾有过打退堂鼓的念头。
但这样的念头也仅是转瞬即逝,因为他必须带领这个年轻的技术团队向前冲。2013年4月,宣誓后的岳远征正式成为了一名党员,“这就意味着从那天起,我身上不仅肩负着工程师追求的技术理想,更应成为思想过硬的模范表率者。”
“每一次都是第一次。”这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林鸣提出的口号。在安装第三节沉管时,出现了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第三节沉管与第二节沉管之间的拉合系统失灵了。原因在于,第二节沉管尾部的被动拉合单元出现了偏位,导致第三节沉管上的机械臂找不到第二节沉管的着力点,也就没法向前靠拢对接。
可是,为什么会偏位呢?为了弄清原因,在沉管对接完成后,岳远征立即让潜水员把这个偏位的被动拉合单元取出来,仔细研究。他发现,上面有明显的钢丝绳摩擦过的痕迹,由此断定,是大海中航行船只的缆绳挂住了它,这才导致了偏位。
岳远征很快设计出了一个外表光滑的被动拉合单元保护罩,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同样的问题。“如此艰难的工程,任何意想不到的挑战都有可能出现,但作为一名党员,你要从言行举止各个方面去激励这个团队,向年轻的工程师和施工人员传递一个信号:我们是在做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我就是奔着这座桥来的,如今终于梦想成真。”当港珠澳大桥如蛟龙出海,在伶仃洋上秀出矫健身姿之时,岳远征如此感慨。
 
从“高铁筑梦者”到“大桥造魂者”
 
与岳远征不同的是,自毕业后就奋战在铁路第一线的蔡俊福,一向以“高铁人”而自豪。他,从未做过“筑桥者”的梦。
蔡俊福,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项目经理。2013年,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投标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交通工程,这家一直扎根于高铁“系统集成”的企业,第一时间就亮出了王牌,“让蔡俊福去!”
集团对他信心满满的原因在于:蔡俊福几乎参与了集团公司所有350km/h客专(高铁)的施工生产管理,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也在短时间内就成为该领域的王牌军。
在很多人眼里,蔡俊福是率团投标作战的不二人选。但很多人疑惑的是,已经年逾五十的他,会接受这项挑战吗?没有半句推脱,身为党员的蔡俊福接到这项任务后,就挑起了投标牵头人的重担,率团奔赴珠海现场,开始了为期2个月的“封闭式作业”。
当年12月19号,蔡俊福率领团队拿下了这个项目,并于翌年4月1日进场,成为港珠澳大桥的“造魂者”。
但进场后,挑战接踵而至。
“如果将港珠澳大桥比作一个人,那么钢筋是骨头,混凝土是血肉,而交通工程则是工程的灵魂。”蔡俊福说,由通信、收费、监控、供配电、照明等12个子系统组成的交通工程,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巨型系统”,不仅子系统之间相互交织、穿插,内外部的接口繁多,还与土建工程、三地口岸、连接线等互相影响,每一个细节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蔡俊福和他的团队必须在施工前开展联合设计,以准确无误地确定施工图纸。
“双方图纸对不上号。”这是蔡俊福在入场初期最头疼的事,“有些地方的预留空间不符,原计划安装的设备就装不进去,这么庞大的工程有很多很多小细节,十几个子系统需要一一核对。”
但这涉及巨大的工作量。“初期配备的人员有限,图纸的最终版则必须在约半年内完成……”尽管高铁的“系统集成”复杂程度为行业公认,但在一次如此浩繁的挑战面前,蔡俊福仍然坦言“有点吃力”。
“可以说,一次性将这么多个系统集成在一起,港珠澳大桥是国内公路系统集成度最高的项目。”在接下来的9个月内,根据设计理念,蔡俊福率领他的团队几乎重新将图纸“重画一遍,摞在一起有1米多高”,并创造性地在岛隧工程内部设计了一套国内独有的消防报警系统——喷淋系统。
“联合设计做完了之后,我们这个方案基本上就成熟了。”蔡俊福说,作为最后一批入场的队伍,蔡俊福和他的团队也将看着港珠澳大桥通车的那一瞬间,才最后离场。
“自豪,能参与这个项目,可遇不可求,这一辈子值了。”蔡俊福说。
 
“海豚”塔背后的后勤总管
 
历经180°翻身、起吊、空中竖转、横移就位、栓装等一系列充满挑战的技术动作之后,港珠澳大桥最后一座“海豚”钢塔在2016年6月2日成功完成吊装。世界建桥史上,类似的大型钢塔整体吊装属于首次。
“而在港珠澳大桥主桥梁,这样的整体吊装,已经连续完成了三次,创造了新的历史。”当第三座钢塔成功吊装确定之后,紧绷了6年的罗锦鸿,终于缓了一口气。
罗锦鸿,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CB04标项目支部书记,既非技术领头人,也非一线施工人员的他,却是最熟悉该项目历史与进程的人。因为,从项目部成立至今,参与人员不停变换,唯有这个项目书记扎根至今。
2011年,港珠澳大桥CB04标项目成立后,面对由来自各家单位的精兵强将组成的庞大队伍,项目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党支部,技术出身的罗锦鸿任支部书记,成为这支最高峰时期队伍人数达3500人的后勤总管。
港珠澳大桥CB04标正好位于从浅水区到深水区过渡段,“最短的桩与最长的桩之间的高度差达到30米,这给工程加大了难度。”罗锦鸿坦言,一直熟悉陆地作业的他,误判了这一超级工程的难度。
“外海作业,第一难题就是如何做好物资的补给配送。这个课题是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项目HSE总监曾新宏也说,只有保障好一线施工人员的海上居住安全和舒适的环境,确保生活用品能够及时补给,这个工程才能创下奇迹。
最终,罗锦鸿定下了一项保障制度,要让一线工人每天都吃上最新鲜的菜。从市场买来的食物,源源不断地从淇澳码头向着住在海上生活平台的工人们送去。
然而,从2012年10月底开始打桩至2016年6月完成最后一座“海豚”钢塔的吊装,“很多施工工人在海上平台上足足待了4年时间。”长期在海上生活,罗锦鸿最担心的是“如果他们与外界隔绝,断了联系,就会产生压抑心理,难以保障心理健康”。
思来想去,罗锦鸿最终找来电信公司,通过加强海上通信信号,增强一线员工与外界的交流感,从生活软硬件双管齐下,担当起了项目的后勤总管。工期紧张的时候,几十艘船舶一起作业,罗锦鸿甚至就住在船上,陪伴着一线员工。
“遇到了哪些技术困难、生活困难,甚至是家庭困难,只要跟他讲,基本都能解决。”项目工程部部长杨富发这样说。
项目书记坚守一线,带活了整个项目的基层党建,“最高峰时期,分布在各个施工点的45名党员,是每一次吊装背后的技术骨干”。
2016年,139号钢塔准备吊装,然而在首先完成钢箱梁的吊装后,留给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气象作业窗口时间只剩两天了。“两者的吊装转换之间,两艘浮吊船必须完成起锚、移船、换吊具、再到移船等一系列动作。这样的工作一般至少要4天时间。”杨富发回想起来依然紧张,因为这几乎意味着48小时连轴转。
在这样的当口,项目党支部的全数党员站到了一线,党员陈永青更是连轴转了26个小时才休息,一起鼓励所有参建人员完成了这项创举。
“在这里能让你记住的东西太多了,这本身就很不可思议。”罗锦鸿说。
 
特写
 
超级工程筑起“海上堡垒”
 
与岳远征一样,诸多从中交各个系统调出的工程师,从四面八方赶来,汇聚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V工区。“在这7年多的时间里,基层党员们一次次迎难而上,为港珠澳大桥筑起了一道最有战斗力的‘海上作战堡垒’。”工区总支部书记王有祥说。
如今,经过这支队伍之手,全世界唯一一条滴水不漏的沉管隧道完成锻造。但王有祥回忆起来,却对一个“一度以为过不去的坎”而心惊胆战。
这个坎,就是一波三折的E15沉管安装创举。
2014年11月15日,E15节沉管已经浮运到系舶位置。2014年11月,E15第一次安装因海底泥沙淤积受阻,历经72小时海上漂泊艰难回到了沉管预制厂深坞。
经过3个月的分析准备,2015年2月24日,E15再次出征,因基床面突然出现大面积的异常堆积物,再次回撤。围坐在指挥舱的员工开始抹眼泪。
尽管不是技术出身,但王有祥也没闲着。“第二次出征正值春节期间,施工人员本就坚守岗位不能回家,又遇上这样重大的挑战,士气有可能受到严重打击。”
于是,身为工区总支部书记的王有祥当机立断,与骨干党员奔赴每一艘施工船舶展开动员宣讲,“与每一名职工谈心,了解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光是工会走访慰问表就有一叠那么厚。”
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最能看出一支队伍的作战力。与动员宣讲同时展开,沉管安装党员突击队、潜水作业党小组等基层党建堡垒,不断释放引领作用。
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动的是,在技术论证现场,诸多党员工程师夜以继日地破解“回淤”难题,“而在系泊位置,党员潜水员下潜到10多米的水下,几乎是突破身体极限般的连续抢险,为技术论证发回了水下回淤情况监测信息。”
2015年3月24日,E15沉管第三次“出征伶仃洋”。这一次,在潜水员增加潜水频次,对基床情况实地探摸、全程检测等保障下,沉管在海底实现精准安装。
(文章来源2017-07-07,《南方日报》ZC05版 记者 林郁鸿)
解密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