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央广网:追求极致的匠人匠心!中交一航局三公司陈兆海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2017-2-28
2020-11-28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员工陈兆海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在京接受表彰。
陈兆海,男,中共党员,1974年12月9日出生,1995年毕业于天津航务技工学校测量试验专业,现为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测量首席技能专家,作为测量施工的主要负责人,他是索塔上随叫随到的“蜘蛛侠”,也是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的获得者,更是创下了靠人工测量方法,将沉箱水下基床标高精度控制在厘米级的奇迹……一次次挑战、一次次跨越,专业、专心与专注已经融进他的血液之中,他用执着与坚守、用心与细腻,一次又一次撰写着中国工程的技艺和传奇。
25年,他执着专注、不忘初心。
25年,从“攻克悬索安装”到“高精度测量”,他不仅精炼了“中国速度”,更创造了“中国精度”。
从我国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及我国首座航母船坞——大船重工香炉礁新建船坞工程;到国内最长船坞——中远大连造船项目1号船坞工程;再到我国首座双层地锚式悬索桥——星海湾跨海大桥工程,以及目前在建的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顺利承建的背后,见证他攻坚克难、精雕细琢、勇于创新,追求极致的匠人匠心。
2004年,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进入大干阶段,陈兆海所在的测量团队肩负起基床抛石检验的重任,检验要求标高精度20厘米。“这看似很短的一尺距离,却深藏着极大的挑战。”陈兆海坦言。工程所处地区海况十分恶劣,水深30米,流速1米每秒,全站仪这些高端仪器无法适用于这种水深流急的外海施工,既要满足水下抛石的精度,又要满足施工进度的目标,这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实现。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陈兆海忽然想起了一个老法子——“打水砣”。这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用来测定水底点至水面的高度,但受水流、水深及尺身型变等因素影响,测深读数时间必须在水砣触及海底的2到3秒内完成,最佳读数时间不足1秒,这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向来追求高精度的陈兆海决定亲身挑战。那段时间,陈兆海常常是一连几天吃住在海上,30多斤的“铁疙瘩”,每天要扔成百上千次,一连几个月,几乎把所有工闲时间全部拿来练习眼力和反应速度,硬是把一整套快速读数方法练成了条件反射。300多米的码头,一年的校验时长,不服输的陈兆海一举创下了靠人工测量方法,将沉箱水下基床标高精度控制在厘米级的奇迹。
2013年,作为测量班长的陈兆海参建了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工程。在主桥施工中,为保证“两塔三跨”受力均衡,悬索安装精度要求极高,陈兆海每次组织测量放样都要手持棱镜带头爬上120米高的索塔顶部进行作业。由于施工海域离岸超出一公里,就算风平浪静,高耸的索塔也是摆动不停,赶上季风天气,站在塔顶更是战战兢兢。有什么样的追求就有什么样的执着。在悬索施工的300多个日夜里,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烈日当头,但凡施工需要,陈兆海总是第一个冲到塔顶,且一测就是两三个小时,成了索塔上随叫随到的“蜘蛛侠”,用辛勤的汗水在百米高空布设下无数点线,保证了所有悬索安装均一次性完成,更为国内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7年,我国首条严寒海域建设的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正式开建。随着海隧工程基础抓泥、基床整平等施工的陆续启动,传统的单波束测深技术在测量精度和施工效率上已不能满足施工需求,陈兆海在全局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可供借鉴的不利局面下,从零做起、主动出击,一方面,向大连理工大学伊晓东教授等诸多测绘领域的知名学者学习取经,借助外脑、博采众长;另一方面,将专家指导意见与现场施工实践有机结合,着眼国内测绘前沿,成功引进多波束测深系统,快速消化核心技术、吃透关键工艺,将测深技术从原有的二维推展到三维,大幅提升测量精度,为大海隧建设稳步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提高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沉管安装精度,陈兆海在系统掌握港珠澳大桥沉管安装工艺的基础上,带领工作室向着更高的精度目标发起了攻坚,并综合应用水下摄像、远程传输、三维成像等技术,研发立体成像测量法,对海上沉管安装测量工艺进行“革命性”创新。该测量法下一步将在大海隧工程建设实践中应用,如应用成功,将实现沉管可视化的“无缝”级对接,使沉管水下安装技术迈上一个崭新台阶。
匠人易得,匠心难修。作为一航局三公司目前在测量施工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陈兆海不仅是技艺精湛的匠人,更有一颗竭尽所能让工匠技艺和精神薪火相传的匠心。在青年测量人员的眼里,他是言传身教、一丝不苟的严师,更是关怀备至、知冷知热的大哥。从工地上一次次不知疲倦的演示,到寝室里一场场推心置腹的恳谈,他不仅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倾囊相授,更能敞开心扉,与大家分享个人的成长故事,引领大家开启自己与众不同的测量人生,学会用心测量人生的轨迹。如今,陈兆海的弟子已遍布公司境内外所有重大工程:2014年,他的徒弟张强荣获中交集团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徒弟管仲春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建设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工程测量比赛二等奖、中交集团技能大赛二等奖。  
对测量事业的执着成就了陈兆海的精湛技艺,但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些许愧疚。2005年,陈兆海参建了大船重工航母专用坞工程,考虑到工期压力较大,陈兆海在婚后第二天便返回项目,忍痛与新婚妻子过起了同城的分居生活。2007年,航母船坞和30万吨舾装码头都同时到了施工的最关键时期,当时,陈兆海的妻子已然怀孕九个月,且家中无人服侍,陈兆海只有在工闲时短暂回家照顾,就连生产当天也是妻子独自前往医院,虽然妻子理解,个人无悔,但时至今日,每每提到此事陈兆海都深感内疚。
一路走来,陈兆海在平凡中创造着非凡,在非凡中演绎着感动。用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个微小的细节,持之以恒追逐匠梦、呕心沥血传授技艺,凭着对测量事业的执着与热爱,陈兆海将一团团永不熄灭的激情火焰点燃在无数的点与线之间,他所蕴藏的不竭奋斗与赤子情怀弥足珍贵,不仅照亮了自己别样的人生,也诠释出新时代央企工匠的风采与活力,更托起了辉煌的中国梦!
(文章来源:央广网2020年11月27日)
解密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