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珠海特区报:同庆记者节 共颂大桥美

2017-2-28
2017-11-14
记者节前夕,珠海百名媒体记者踏上港珠澳大桥,在采访和观赏大桥的过程中,把笑声、赞美、回忆留在了伶仃洋上的“超级工程”,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气象、新作为迎接第18个记者节的到来。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是一座集桥、岛、隧于一体的“超级工程”。该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历经8年奋战,2017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7日下午3点30分,百名记者乘坐两辆大巴由施工便桥进入珠澳口岸人工岛,然后再从大桥收费站进入大桥。辽阔的伶仃洋上,蜿蜒的“巨龙”已经诞生,这座被喻为“海上天路”的港珠澳大桥,犹如一幅精心绣制的图画,将粤港澳三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一路上,望着蜿蜒起伏的桥面,车内不时响起了首次上桥的记者的赞美声和相机手机的快门声。
进入九洲航道桥时,全体人员下车零距离观赏。据港珠澳大桥局工程总监张劲文介绍,大桥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概括,那就是“超级工程”和“一国两制”。所谓“超级工程”,即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公路大桥,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深埋隧道;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纽带。
张劲文告诉记者,港珠澳大桥是用制造业的方式制造拼装而成,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世界奇迹。在7月7日海底隧道通车的庆典上,荷兰隧道公司(TEC)总裁、国际知名沉管专家汉斯先生对岛隧工程的评价是:因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实现,中国从一个沉管隧道技术的相对小国发展成为国际隧道行业沉管隧道技术的领军国家之一。
记者们一边认真听着介绍,一边指着大桥宣讲图“刨根问底”。站在宏伟的大桥上,面对屹立于伶仃洋上的“中国结”,美女帅哥记者在快门声中留下了自己的倩影,还有记者即兴赋诗一首,盛赞大桥的宏伟。
本次记者节采风活动由珠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活动得到了港珠澳大桥局的全力支持。参加本次采风活动的媒体主要来自珠海报业传媒集团、珠海广电传媒集团以及中央、省、港澳媒体驻珠记者站采编人员,近百人参加了本次采访活动。
 
记者见证
 
珠海特区报社采访中心记者张文单:为见证“超级工程”而自豪
 
“尽管没有长期采访港珠澳大桥工程,但我还是见证了大桥的多个第一次,我为成为‘超级工程’的见证者感到自豪”。坐在上桥的巴士上,张文单谈起了他的大桥之缘。
据张文单回忆,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先后两次以珠江晚报记者的身份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的采访工作。第一次是采访大桥的施工方案,在他的记忆中,专家们就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展开了认真激烈的讨论,最后才形成了“振沉钢圆筒筑岛、海底沉管隧道”的施工方案。
第二次是去中山采访大桥钢箱梁和混合桥梁的制造。采访中他才知道,原来大桥的桥梁都是在中山的工厂里制造的,而制造的材料来自天津、上海等地。制造好后,再通过船舶运输到海上现场安装。
“在有限的采访时间里,最让我难忘的是2013年12月31日完成的第一片钢箱梁吊装”,张文单表示,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大型桥梁施工,为了纪念这次特别的采访,他在现场用手机给自己拍了照片,并一直保存在手机里。
 
珠海广播电视台记者赵思:难忘的第一节沉管对接
 
赵思是珠海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曾多次参加港珠澳大桥的采访。说起港珠澳大桥的采访,赵思表示,自己第一次跟港珠澳大桥近距离的接触,是在第一节沉管对接的时候,这是她最难忘的一次采访。
据赵思回忆,第一节沉管是与西人工岛的预埋管节对接安装。当时,由于第一节沉管对接存在着各种各样设想与实际之间的差别,有很多的问题需要一一的克服,因此她和同事们一起在西人工岛上等待了两天的时间,却并没有得到一个胜利的成果。“在这两天当中我们看到了整个大桥的建设者和工程师们在一点一点的去攻克难关,一点一点的想办法去解决”。
“最难熬的是那个我们等待的夜晚”,因为谁都不知道这个大胆的设想能否成功的实现,而在这个时间当中又会有多少的困难、多少的挫折需要建设者们去一一的克服。
就在那个晚上,在施工现场我们看到潜水员一次一次的下水,一次一次进行探测,一次一次确保整个沉管的现场是正确的,或者说是安全无误的。到了晚上10点多钟的时候,天空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施工人员跟我们说,让我们先去休息,6个人在一个工棚里,那一晚我们都没有睡,我们都在一起等待着奇迹的出现,等待着胜利的消息。
“直到第三天,我们回到市区听到对接成功的消息时,我们被他们感动的同时,也为建设者自豪”。赵思表示,现在当她再一次站在港珠澳大桥桥段的时候,不得不去感叹中国工匠的伟大,感叹世纪工程的震撼,同时也更为自己作为一名记者能够参与见证这样的世纪工程,能够记录和见证中国在桥梁建设方面一点一滴的变化而感到荣幸。
 
羊城晚报驻珠海站记者黄珏:有一种骄傲是“敢叫日月换新天”
 
黄珏是羊城晚报驻珠海记者站的交通记者。她说,她参加港珠澳大桥的采访有5年了,有一种骄傲是“敢叫日月换新天”。
“5年来,梦想就在一天天变成现实”。黄珏说,曾经每次采访需乘船,快艇、工程船、物资船大大小小都体验过,甚至常遇到风浪太大船不能前行的状况,从珠海到香港边界至少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只需驾车上桥,20分钟即到东人工岛,诺大的海面,居然可以如此轻松地跨越,骄傲感油然而生。
这是我国桥隧建设者们呕心沥血、挑战不可能创造出来的奇迹。大型盾构机的操作员、巨型圆钢筒的焊接工、高空中工作的吊装工……一个个看起来普通的建设者,却用非凡的工匠精神,攻克每一个难题,并以每一次施工都是第一次的态度推动着大桥进展,不退缩迎难而上,不抱怨潜心研究,不怕累执着奋进,最终,这个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海上超级工程,呈现在我们眼前。“我想这实质上,无论是技术还是精神,推动着的是整个社会的进步。”黄珏说。
 
珠海广播电视台记者阳光:“凤凰花开,我们再见”
 
阳光,珠海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他表示,作为一个从头至尾见证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记者,现在每次看到大桥都仿佛记忆也跟着一起慢慢变得鲜活,“我很欣慰在生命中不短的一段时光里,曾和你们一起度过。”
据阳光回忆,最早参加港珠澳大桥的采访是2009年6月9日,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在珠海举行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设计及施工咨询合同谈判和签约仪式,大桥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那一天的珠海情侣路,凤凰花开,花团锦簇。”
他还记得,2013年见到中国交建集团的总工程师林鸣,那是在一艘叫做“招商重工1号”的大型半潜驳船上,林鸣手持步话机,声如洪钟般指挥着港珠澳大桥沉管浮运系泊演练,在小雨霏霏雾气弥漫的大海中央,他伫立在船头的形象高大而挺拔。如今,仅仅不到5年,他已经成了头发花白、肩背微驼的老人家。
“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站在情侣路边远眺大海,一条钢铁的盘虬卧龙已然浮现于浩淼的烟波之上”,阳光表示,在这一刻,在这里,直观而深刻。正如我们在5万多位建设者的脸上看到的那样,2000多个日日夜夜,时光的河流奔腾入海,留下的是沧桑与白发,更是一座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丰碑。
“如果说时光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我想带走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而留下的,是丰满的回忆。愿凤凰花再开的时候,我们再见。”采访中,阳光显得略微动情。
 
珠海广播电视台FM87.5频率总监安达:期待大桥通车后服务珠港澳车主
 
安达是珠海广播电视台FM87.5频率总监。他表示,登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是他期盼已久的一件事。隔岸远观看到的是风景一般的画面,而登桥近看呈现出的是壮观和宏伟的大片场景。
站在大桥上,安达一边用单反相机拍摄大桥的雄姿,一边为同行的媒体朋友拍纪念照。他告诉记者,在登上桥的那一瞬间,所有曾看过的报道、视频、图片、文字像拼图一样渐渐清晰完整的显现出来。
“远眺渐入海平面的大桥,心并没有飞到香港,反而回到了交通875的直播室”,安达称,“想到即将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做为交通媒体人,让我深切感受到,未来珠海交通格局巨大的变化,过去我们常常在广播路况中播出九洲港码头往来香港的航班通行情况,而将来,我们还将会增加往来港珠澳三地的大桥路况,一想到这些及时的通行信息,将会为珠海香港澳门的数百万车主以及成千上万的游客提供有效帮助,我就倍感期待。”
安达表示,在珠三角同城化的当下,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飞速发展的每一个城市,都将受益于每一段路网的覆盖。我们期待着连接三地大桥的早日开通,我们更憧憬着连接美好生活的明天。
(文章来源2017-11-08,《珠海特区报》05版 记者 陈新年 图片/程霖)
解密无效